免化所团队在G蛋白偶联受体靶点治疗性抗体开发研究中取得突破

发布者:冯明静发布时间:2021-05-17浏览次数:646

5月5日,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Richard A. Lerner课题组和杨光课题组在重要免疫调控类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靶点治疗性抗体开发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题为“Selection of a picomolar antibody that targets CXCR2-mediated neutrophil activation and alleviates EAE symptoms”。


图1. 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在线页面的编辑点评


趋化因子受体CXCR2是一个重要的GPCR类药物靶点,调控着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也是获得性免疫关键调控蛋白之一,已有研究报道其与众多炎症类疾病密切相关,这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炎症调控靶点。然而,由于GPCR结构和信号通路的复杂性以及CXCR2天然配体高浓度和高亲和力的特性,近30年来尚未有相关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发了适合GPCR家族细胞膜表面蛋白的“表位指导”筛选策略,结合抗体亲和力成熟技术,获得了多个针对CXCR2的高特异、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在小鼠实验性脑脊髓炎模型中展现了与CXCR2信号抑制机制相对应的强而有效的炎症调控能力,使其不仅对于如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炎、银屑病等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对于如新冠肺炎、葡萄膜炎、败血症等突发感染造成的急性炎症,都具有潜在临床治疗效果。

组合抗体库技术的发明人之一Richard A. Lerner教授评价,此项研究成果有望成为抗炎类药物的“下一代修美乐”。目前,相关国际专利已授权美国Soma Biologics公司共同开发,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炎症和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研发。

杨光课题组(功能筛选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施晓疌、博士研究生万悦,Richard A. Lerner课题组(抗体设计学实验室)博士毕业生王楠,杨贝课题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项江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Richard A. Lerner和杨光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图2. CXCR2治疗性抗体药物筛选及其性质。a,“表位指导”筛选策略; b, 亲和力SPR测定;c,抗体表位HDX测定;d,抗体-抗原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281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