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2时,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题为“Inherent symmetry and flexibility in hepatitis B virus subviral particles(乙型肝炎病毒亚病毒颗粒的固有对称性和分子柔性)”。这项研究成功解析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三维结构,有望推动乙肝的治疗进入新阶段。
9月13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召开该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暨合作研讨会,向与会专家和媒体介绍了上述工作。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上海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封东来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石雨江,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蔡秀军等特邀专家对研究工作做了评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研究成果对乙肝病毒研究和乙肝防治的重要意义。新闻发布会由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主持。
图片来源:文汇报
饶子和表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在病毒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疫苗学、疾病控制和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分子。联合研究团队与我国众多投身乙肝病毒研究和乙肝防治的专家学者一道,历经二十年,矢志不渝艰苦攻关,最终成功解析了HBsAg的三维结构,取得了重要突破。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坚守初心、协力传承的集中体现。
封东来在致辞中指出,这项成果是各方科研团队长期共同努力、跨学科紧密协作的结晶。研究团队接续奋斗、协力攻关,展现了卓越的科学家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作为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始终致力在前沿科学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将继续支持并推动开展更多重大科研项目,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勇敢迎接科学探索中的每一个挑战。
发布会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胡忠玉,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王权代表研究团队详细介绍研究成果,并回答了媒体提问。